众所周知,席卷汽车行业的“降价潮”并未给市场带来好消息,今年一季度汽车市场也并未如愿迎来开门红。如今,随着终端价格战降温,消费者观望情绪得以缓解,市场需求也开始逐步释放。
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4月终端市场呈现复苏态势,预计乘用车终端销量在170万辆左右,较3月有所增长。
中国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分析指出,各地补贴政策陆续结束,车企保价政策效果显现。随着4月下旬上海及各地春季车展开启、多款新车密集发布,汽车终端价格趋于稳定,消费者对降价幅度期望值缓解,降价的刺激作用加速消退。
(相关资料图)
经销商库存指数双降,市场向好
根据协会发布的“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”显示,4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0.4%,虽然库存预警指数仍位于荣枯线之上,但环比、同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。
郎学红认为,五一小长假显现了对汽车行业整体消费的拉动作用,虽然经销商库存仍属高位,但市场景气状况呈现向好态势,整体消费逐渐复苏,与相关经济指标逐渐改善相吻合。
具体来看,从分指数情况看,4月库存、平均日销量、从业人员、经营状况指数比下降,市场需求指数环比上升。得益于上海国际车展及各地春季小型车展的催化,市场需求较3月回暖,经销商库存略有下降。
从区域指数情况看,4月全国总指数为60.4%。其中,北区指数为62.8%,东区指数为57.3%,西区指数为62.0%,南区指数为56.4%。
郎学红指出,全国四大区域分化明显,一方面是各地消费能力,另外一方面也和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和汽车以旧换新、报废更新等补贴有关,多重因素导致区域间的消费热度有所不同。
从分品牌类型指数看,4月进口&豪华品牌、合资品牌指数环比下降,自主品牌指数环比上升。其中,豪华品牌预警指数下降了6.5个百分点,呈现明显改善;而合资品牌与上月保持一致,压力仍然非常大。此外,自主品牌略有提升,但也反映出相对弱势的自主品牌压力进一步加大。
对于接下来的预期,协会认为,虽然近期并没有强有力的刺激性政策出台,但短期的大量车展以及各种促销活动结合今年第一个小长假,还是给5月汽车销售活动带来一个小高峰。外加新车“价格战”热度消退,客户持币观望状况阶段性缓解,以及部分经销商对国六B非RDE车型清库等因素都有利于车市企稳。整体来看,如5月在没有大的政策调整的情况下,汽车市场表现会好于4月,保持温和增长的趋势。
豪华品牌溢价下滑,二手车市场增速低于历史同期
席卷汽车行业的“降价潮”虽未给新车市场带来新气象,但却给平稳发展的二手车市场带来了较大冲击。
数据显示,3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156.74万辆,环比增长7.4%,同比增长18.9%,交易金额为992.32亿元。一季度二手车累计交易量为427.44万辆,同比增长10.18%,累计交易金额为2707.48亿元。
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信息部副主任陆广智指出,3月天气转暖,人们出行需求有所增加,从历年趋势来看,3月是一季度表现较好的月份。但今年3月新车大幅降价,部分车型甚至出现新车价格低于二手车收购价,导致很多二手车经销商出现比较严重亏损,市场呈现消费者持续观望的市场特征,二手车交易量增速也明显低于历史的同期水平。
但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价格战趋于平缓,市场逐步升温,二手车市场境遇也逐步改善。
根据协会检测的数据显示,4月第三周二手车市场日均交易量6.23万辆,环比上涨11.29%,市场景气度逐渐回升。加之车展等线下活动恢复活跃市场气氛并加速聚拢人气,置换车源也相对丰富,预计4月交易总量在151万辆。
但陆广智指出,总体来看二手车市场压力依然较大,新车市场降价对二手车的影响犹在,如果二手车商们不调整价格,可能会导致二手车市场交易量和价格下降;如及时调整价格,必然会有亏损以价换量。
在市场前景不明的当下,汽车保值率也受到了冲击。精真估数据显示,目前豪华品牌溢价正在逐步下滑,难以在产品力上持续提升,是豪华品牌面临目前困境的症结所在;合资品牌保值率呈现分化,丰田、本田等保值率高于大部分豪华品牌;自主品牌虽然销量突飞猛进,但价格难以上攻仍是难题。
对于接下来的发展,陆广智表示,新车市场中,新能源车占比在逐步增加,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在向新能源变化。当下二手车市场中燃油车占比仍在90%以上,因此经销商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,开始向新能源方向适应和转变。建议经销商注意考虑经营风险,减少经营中的误判,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,实现精细化、规模化、品牌化的二手车企业转型发展。
总的来看,随着降价潮褪去,汽车市场情况趋于稳定。进入5月,五一小长假带来出行需求,经销商门店客流量将有所攀升,各地大小营销活动继续启动,将进一步吸引消费者对车市的关注度和购车热情。郎学红认为,5月车市会逐渐回归正常市场秩序,汽车销量也会稳步增长。
标签: